阿里“拆分”,六个业务公司谁能先上市?|钛媒体焦点
来源:钛媒体APP     时间:2023-03-30 08:02:0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组织变革大师”阿里巴巴再迎巨变。


【资料图】

3月28日,阿里巴巴启动新一轮公司治理变革,在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并分别成立董事会。

董事会领导下,张勇、戴珊、俞永福、蒋凡、万霖、樊路远分别担任六大业务集团CEO,对各自经营结果负总责。其他公司也将独立经营管理。

这意味着,阿里旗下各业务将走出“温室”,聚焦自身成长优势,直面市场,更大程度调动社会资本,独立融资甚至独立上市,以步入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

业内认为,随之而来的是各业务价值重构和估值潜力释放,集团估值也会略提升。

因此,消息发布后,资本市场便对此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当天,阿里巴巴美股盘前涨超10%,盘中一度涨超至99.5美元/股,收报98.39美元,涨14.25%;次日,阿里巴巴港股高开14.96%,盘中成交额突破百亿港元,截至收盘涨幅为12.23%。

从一个集团到N家公司

此次调整的一个大前提是,阿里已然成为一个“庞然大物”,旗下多个业务在不同的领域,且每个业务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

这始于公司开拓期实施的所谓“履带战略”,借用阿里创始人马云的话,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可以依靠某项业务持续领先,公司要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追问下一波是什么,并提前准备。

阿里巴巴B2B需要修复,就孵化出了淘宝,然后是天猫;要解决交易中的信任和支付问题,于是拆出了支付宝;过了几年是云计算,再是菜鸟、甚至文娱……到2015年,履带战略初具雏形。

也是这一年,张勇接任CEO,阿里随之进入了一段以统一、协同、配合为主基调的历史时期——

集团治理机制升级为“小前台,大中台”,核心即是以网状架构取代过去的树状架构,用统一的中台服务所有的前台业务,一方面降低支持部门的重复投资建设,另一方面让各业务“轻装上阵”、快速跑起来。

包括闲鱼、菜鸟、阿里云、盒马、天猫精灵、淘菜菜等一系列业务都是在大中台战略下,得以迈入高速发展期。集团的收入和净利润(2016财年-2019财年)也分别录得年均47.67%和50.67%的高增速。这也是该模式一度广收互联网圈追捧的原因。

然而,中台并非万能,囿于技术迭代、环境演变,业务愈加庞杂,分工愈加细碎,它有着难以“转身协同、颠覆性创新”等短板。加之,疫情冲击以及外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2020年以来,阿里逐渐透出涨不动的疲态,特别是刚过去的2022年,集团单季度增速均在个位数,甚至在二季度为负。

于是,阿里再次向自己“动刀”,从“板块治理模式”、“多元化治理”,到今天分拆出“1+6+N”的组织结构,即:

1个阿里巴巴集团+6个业务集团(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N个业务公司(阿里健康、高鑫零售、盒马、夸克等)。

调整范围更大,业务线越来越清晰,决策愈发自主、高效,经营空间更大。

于阿里集团而言,其作为上市公司主体不会变化,各个业务集团/公司的业绩将继续合并报表,但运营重心会从具体业务中抽离出来,将精力更多投向投资、创新、孵化,继续拓展集团业务边界。

谁将率先上市?

调整中最具关注度的地方,莫过于阿里旗下各业务独立融资甚至独立上市这一可能性带来的巨大想象力。“成熟一个,上市一个……希望能够出来若干个上市公司,而若干家上市公司下面经过几年又能够再生儿育女,分出来更多上市公司。”

这一动作其实早已开始。2022年初,盒马就开放了首轮融资,拟估值为100亿美元;到7月份,报道称盒马开始第二次寻求融资,估值缩水至60亿美元。目前,市场传言其已经在筹备独立上市。

考虑到盒马2022年10月至12月同店销售实现双位数的增长,主力业态盒马鲜生2022年已实现盈利,以及与“兄弟业务”没有太多的权益关系,或成为拆分后首个上市的业务单元。

阿里云也被寄予早日上市的厚望,信号之一就是张勇亲自掌舵。此前,阿里云于2022年初被提升至集团三大战略的第二位,截至最新财季,依然是内部唯二能创造经调整EBITA盈利的业务。从市场份额上看,根据Canalys数据,阿里云在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支出的市场份额中占比36%,仍排名第一。

不过,阿里云的增速正在放缓,2023财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0%、4%和3%,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拖延。

另一个受到市场期待的是菜鸟,一方面其增长一直比较快,特别是2023财年第二和第三财季度,分别达到35.8%和26.6%,居各分部首位;另一方面,报道称其高层曾透露,菜鸟在阿里内部的角色“只是物流服务商之一,凭能力竞争”。

此外,高德、闲鱼、饿了么、飞猪等在内的多个业务,在垂直领域也都是头部。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口碑并入,高德地位再度拔高,承担起了阿里本地生活到店的重任,将与美团、抖音展开角逐;到家方面,饿了么一直在强调单位经济效益转正和改善。

事实上,通过收购或借壳,阿里旗下已有的高鑫零售、阿里健康和阿里影业独立上市,但近两年在二级市场表现都不太好,随着此次调整反而集体走高,也从在一定程度上侧面印证了独立业务价值重构的机会。

而随着各业务估值潜力释放,阿里集团的整体估值也有望提升。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刘萌萌)

标签: